“世界實驗動物日”,即每年的4月24日,是1979年由英國反活體解剖協會(NAVS)發起的重要的實驗動物保護節日,呼籲人類減少和停止不必須的動物實驗。其前後一周則被稱爲“實驗動物周”,旨在倡導科學、人道地開展動物實驗,嚴格遵守3R原則,積極宣傳使用動物實驗的替代辦法,最終完全取消動物實驗。

實驗動物是人類的"替身"或"替難者",是生命科學研究中必備的“動物、設備、信息和試劑”四大要素之一,生命科學領域的科研、教學、生産等都離不開實驗動物,被稱爲“活的精密 儀器”或“活的試劑”,特別是在醫學領域實驗動物作爲“人類的替身”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沒有實驗動物,就沒有今天生物醫學的發展和進步。
人如何對待動物,不僅反映了人對世界的認識,也表明了人對生命的態度。
研究人員不斷對動物實驗的實驗動物飼養管理、實驗動物運輸、實驗設計、操作等動物福利倫理過程進行優化,推動實驗動物福利倫理立法進程,建立動物實驗的倫理評價機制,使實驗動物的管理和動物實驗的規範更符合道德行爲的標准,同時也推動了實驗動物學科的發展。
遼甯長生、遼甯千一舉辦慰靈祭活動
今天我們遼甯長生、遼甯千一公司作爲實驗動物的生産和使用企業,在世界實驗動物日的今天舉辦慰靈祭活動。本着崇尚科學,善待動物的文化理念,我們全體員工在此向爲了那些爲人類健康事業,已經或將要獻身的實驗動物們表示我們最崇高的敬意和哀悼。



本次活動旨在呼籲我們用實際行動尊重和善待實驗動物,銘記實驗動物爲人類健康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和犧牲,在工作中懷以感恩之心,尊重和善待實驗動物,我們要維護實驗動物福利,遵循3R(替代、減少和優化)原則,規範和合理地使用實驗動物,善待動物,善待生命。
關愛實驗動物,人類一直在行動!
近年來,人們對動物福利和倫理日漸重視,國內外許多大學、醫學院及企業等實驗動物單位,陸續成立了實驗動物倫理委員會,並設立紀念實驗動物的紀念碑和舉行紀念活動。
成立實驗動物倫理委員會:目的在于明確實驗動物福利和倫理,根據實驗動物有關法律規定,凡從事實驗動物研究的人員,需項目負責人向倫理委員會申請福利倫理審查,在獲得倫理委員會的批准後方可開始動物實驗,並接受日常的監督檢查。
設立紀念碑或者舉行紀念活動:目的在于希望大家時刻銘記實驗動物爲人類健康事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和犧牲,尊重和善待實驗動物,規範和合理地使用實驗動物。

